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博士团下基层:山区有了学术直通车

2015/12/3 16:43:00 来源: 编辑:

10月2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宋春生率博士访学团一行12人,赴云南省砚山县中医院进行访学交流。并在第二天与砚山县中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确定砚山县中医院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首个教学实践基地。

中医院发展的勇者

砚山县地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属国家级贫困县,文山州是三七的原产地,人称“三七花开的地方”。访学团从昆明驱车6小时到达砚山县中医院,沿途道路两旁都有拦截滚落山石的安全防护网,路面难见平坦,让坐在后排的人“每次颠簸都会被弹起来”。

如同崎岖的山路,砚山县中医院的发展也几经沉浮。院长谢树碧回忆,过去医院因地处偏远山区、设施陈旧,几次遇到发展瓶颈,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发不出工资。

后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医院领导班子提出“突破现状、超越常规”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砚山作为“三七之乡”的中医药优势,在当地人民群众尚未意识到养生保健重要性的时候抓住机遇,率先铺就以医院为中心的中医文化辐射圈。打造“没有围墙”的医院,建设中医药养生文化园、中医文化长廊、中草药种植基地、健康养生大讲堂等公益性场所,向公众免费开放,让老百姓随时在这里享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获得养生保健指导。

医院积极引进人才,将综合医疗能力的提高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通过真心实意的医疗养生服务让百姓享受健康”,谢树碧表示,医院以“为提升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质量而创新”为发展宗旨,并在“医养求真”的框架下制定了“一馆、五部、八科”的长期发展规划,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中医健康指导、养生保健、治未病、中医医疗、病后康复、临终关怀的业务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为百姓提供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健康与医疗服务。

砚山县中医院“突破现状、超越常规”的气魄和先人一步的发展理念,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认可,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该院为“全国中医药文化示范基地”,砚山县中医院成为云南省第一家获得该项殊荣的中医药工作单位。

在三七花开的地方建立实践基地

医院处于发展上升期,院领导迫切希望在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及学术发展方面补足短板,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在院长谢树碧的积极推动下,砚山县中医院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强烈的交流需求取得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关注。

“过去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多是往外走,比如去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访学交流,我们的学生到基层中医院的机会很少,这次难得的走基层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宋春生表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与砚山县中医院双方都有交流需求,这次亲临基层临床一线令博士生们非常震撼。

最令大家震撼的是这所国家级贫困县的中医院表现出的强劲发展态势、领导班子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和医护人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博士生王一战说,在砚山中医院我看到了中医药在基层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潜力,看到了基层中医人的奋斗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望。

此次访学计划就是按照砚山县中医院提出的需求制定,包括带教查房、学术报告和坐诊。双方进而签订合作协议,确定砚山县中医院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第一个教学实践基地,宋春生表示,除了对口交流项目外,未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还将派专家带着自己的学生到砚山县中医院开展教学活动,砚山县中医院能够为研究生院的科研课题提供病例资源和科研素材。

从此,这家山区里的县级中医院与远在北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之间有了学术交流直通车,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走出象牙塔才知行医难

作为首次深入基层教学实践基地的“先遣队”,访学团的博士生们无一例外都是基层医院临床实践的“新手”。所以,大家都很珍惜这次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的机会。

心内科专业2014级博士李圣耀称自己这个“上了20多年学的资深学生”此行完成了3个宝贵的“第一次”:第一次独立查房、第一次独立授课、第一次独立应诊。

第一天,李圣耀被分配到老年病科带教查房。平时都是跟随老师查房,这次角色骤然反转要独立带教查房,面对的还是比自己年长的临床医生,李圣耀不免心怀忐忑。

尽管是第一次独立查房,但在对患者进行中医望、闻、问、切和西医视、触、叩、听时,李圣耀都力求规范。当他们来到一位肥厚性心肌病导致心衰的老年患者面前,管床大夫向李圣耀介绍了老人病情,随着李圣耀对患者病情渐渐了解,起初忐忑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

随后,李圣耀在患者的医嘱中发现,目前指南推荐的治疗心衰的“金三角”——β受体阻滞剂、ACEI/ARB、螺内酯这三类有明确证据证明能够改善心衰患者预后的药物,这位患者都没有使用。

了解到管床医生是因为担心患者血压过低所以没用以上药物,李圣耀耐心地向他们介绍了目前心衰治疗用药的最新理念,建议他们着眼于患者长期预后来处方用药。随后,他参照导师治疗心衰的思路拟了益气活血利水解毒为主要治则的中医方剂供参考。

第二天上午是坐诊时间,由于医院前期做了广泛宣传,还没到上班时间,诊室门口就坐满了候诊的患者,其中甚至有家住30公里以外乡镇的百姓起早赶来。李圣耀一到自己的诊室就立即进入工作状态,相比于头天的查房,这次独立出诊他表现得镇定了许多。

回想一上午的应诊,面对每一位患者,他仔细地询问病史,察色按脉,分析病机,开具处方。每一味药物的加减,剂量的确定,都斟酌再三。那种感受与平日跟老师出门诊时完全不同,他说,“这就是责任。”

为基层同仁支招

半天的出诊,6位年轻医生共接诊约180位患者,开具150张处方。通过坐诊大家了解了当地患者的人群特征、主要来源、疾病分布及常见的心理问题等。他们发现砚山县及周边各地有很多宝贵的病例资源,一些典型案例在北京极少遇见,还有很多可以开展的科研方向和可以利用的科研素材。

但是,由于基层医生忙于一线临床,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总结典型的病例并撰文发表。针对这一问题,在访学团每晚7:30的学术报告时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处刘绍燕和博士生李少源分别从科研写作和科研课题的申报两方面为300多位砚山县中医院医护人员“支招”,并建议基层的临床医生及时总结病案,积极撰写论文进行发表,因为这不仅有利于特色诊疗方案的推广和传承,也将成为临床医生评定职称的有效凭证。

“医生们听讲时做笔记、拍照,那股认真劲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博士一年级的李少源已经协助导师成功申报过很多课题,但是基层中医院的医生却缺少这样的机会。

博士生王秋虹在坐诊中发现,基层中医院患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多,尤其是慢性流行疾病的危害程度远远超过急性传染病。如糖尿病,当地的病人往往是到了出现多种糖尿病并发症时才来医院就医,错过了中医药干预的最佳时期。究其原因,一是经济条件的限制,患者只有病重到了一定程度才舍得花钱治病,二是基层中医院缺少糖尿病防治团队;三是对患者的宣传教育不够,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不了解饮食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干预食物的摄入量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

从科研的角度看,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综合干预治疗都是可以考虑的选题素材,王秋虹还建议当地医生利用民族医药资源优势做选题,如民族医药在治疗皮肤病、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骨折、风湿病等疑难杂症方面的独特疗效研究,民族医药传承、特殊治疗技艺和养生保健作用的研究等。

结束了云南之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还专门召开了分享交流会,大家纷纷表示走基层行动让他们看到了国情,看到基层中医人的精神面貌和需求,更看到了交流合作的机会,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走基层、接地气、开眼界”之行。(中国中医药报)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民间疗法研究专业委员会
京P1234523432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 监管注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政部
联系邮箱:2454608689@qq.com - 在线QQ:245460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