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概况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是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药理基地及国家药品(中药)临床实验研究中心GCP建设单位,是我国西南地区闻名遐迩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医院始建于1957年,原名为“四川省成都中医医院”,同年更名为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当时占地面积仅8145平方米,有职工87人,设病床50张。1978年迁至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9号,1995年医院随成都中医学院的更名而改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1年又增挂四川省中医院院牌。医院现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有标准手术室1210平方米,开放手术室9间,开放病床642张,附设一所省级正规中医中专学校。
医院名医荟萃,技术力量雄厚。全院现有职工1081人,其中医、护、技等专业人员912名,副高职以上医技人员199名,中级医技人员383名。医院有28名在临床、科研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9位四川省名中医。
医院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坚决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走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专科特色突出。医院设有内、外、妇、儿、针灸、推拿、耳鼻喉、口腔、皮肤、肛肠、骨、泌尿、神经、免疫、肿瘤、男性病等临床科室31个;检验、放射、核医学、功能检查、药剂、病理、食疗营养、医疗设备等医技科室9个。病床年均使用率在80%以上。门诊设有肾病、眼底病、糖尿病、痛风、性功能障碍、杵针、痔瘘等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诊室42个,常年有百余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在门诊为病人服务。
医院急症科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并借鉴现代医学先进技术,形成了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出血的优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眼科在继承老中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内外眼疾病,特别是对眼底病有独特的临床疗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肾病科在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小儿难治性肾病方面独具特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肛肠科将传统中医痔瘘诊疗学说与现代肛肠外科技术相结合,长于诊治复杂性肛瘘、先天性肛肠疾患,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医院建有细胞刀医疗中心,拥有全身CT、彩色多普勒、CCU、ICU、全身动细菌分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数字X线机、人工肾、眼用激光治疗机等多台大型诊疗仪器,门诊、住院部已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就医。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是一所以推拿按摩、中医护理为主要专业的省级正规中专学校,现有在校生500多人,不断地为全省中医基层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医初级医、护人才。
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院,承担了大专、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多层次的教学任务。现有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博士生授予点4个,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9名,硕士生导师59名。每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研究生17名。还有博士、硕士、本科和大、中专各层次、各专业的学生300多人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见习。
作为全省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进修教育、继续教育基地,医院平均每年接受省内外约300名各科业务人员来院学习。医院负责制定的《全省中医住院医师培训规范》,为中医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操作的方案,已作为行政法规由四川省中医管理局下发全省执行。医院在中医护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不仅承担了大学护理大专班的教学工作,还多次举办全省中医院护士下培训班,编写的《中医护理常规》也已印发全省中医院执行。
医院十分重视临床科研工作,设有肾病、药理、仲景学说、眼科、儿科、中医急症、血症、杵针、脏腑病、临床药理、中医护理、针推、中医药、中药制剂、肝胆肠胃病、男性病、中医耳鼻喉科、心血管病等多个研究室和科研实验室。医院有一支较强的科研队伍,现承担国家各级部门下达的科研课题186项。近年来,已有90余项成果获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委奖励。
医院也十分重视临床新药的开发,是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药理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试验中心(成都),全国四大中药临床试验中心之一,也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七大研究开发中心之一,是我国西部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中药临床试验基地。同时医院也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四川省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中心(ADR)。
医院药剂部门紧紧围绕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开拓新领域,常年备有中药饮片560种、中成药380余种,自制院内制剂22种剂型近200个品种供应临床使用。院内制剂中有不少品种受到患者的广泛欢迎,被誉为“信得过”产品。在抗击非典期间,医院熬制的风温Ⅰ号、Ⅱ号制剂为预防非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医院在对外交流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同日本广岛县立医院结成了友好医院,定期互派研修生;同美国国际中医学院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接收了日本、美国、德国、以色列、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典等1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来院学习。先后派医务人员赴日本、马来西亚、阿联酋、坦桑尼亚、圣多美、南非等国开展医疗服务。还多次派专家出国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不少人还被聘为国外专业学术机构的客座教授、顾问。
济世活人,杏林春意浓。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独秀于杏林的茁壮一枝,花朵,将更繁茂;果实,会更丰硕。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西南地区临床中医学科门类最齐全、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鸟瞰图
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也是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
医院始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有标准手术室1210平方米,开放手术室9间,编制病床827张。医院有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7个,其中中医专科22个,中医专病46个,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和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中医妇科学)、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眼科、中医肾病科、中医妇科、中医耳鼻喉科、推拿科)和1个重点专病(中风病),2个川省第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项目(中医内科、中医妇科),6个川省重点学科(中医眼科、中医妇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骨科、中西医结合内科),以及4个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针灸科、呼吸科、肝病科)。门诊设有肾病、眼底病、糖尿病、痛风、外科、男性不育、杵针、痔瘘等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病诊室和“治未病”医学(体检)中心,常年有高职称的200余名专家在门诊为病员服务。为了充分发挥名医名师的作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院设有名医堂,常年有名中医32人,在名医堂为病员服务。
医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医学院,有教研室15个、拥有模拟医院1个、图书馆1个。开办了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本科专业,1978年招收全国第一届中医学(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全国第一批中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了全国第一个中医妇科学博士和中医五官科学博士。2006年中医学专业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省第一批特色专业,2008年中医学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62名、硕士研究生635名、七年制和本科生1428名,同时医院还附设一所省级中医中专学校——针灸学校。
医疗条件
医院有医疗设备总值1.3亿元,有全身CT、CR、DR、彩色多普勒、CCU、ICU、TTM、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宫腔镜、电子肠镜、电子胃镜、纤维支气管内窥镜、全自动数字X线机、X线C型臂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人工肾、准分子激光系统(鹰视酷眼)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近600台件。
医疗队伍
医院在编职工人数逾千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204人,中级职称321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1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中药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新药评审专家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3人,四川省名中医28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1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卫生人才1人,造就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实力强大的医教研人才队伍。
科研工作
医院是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研究糖尿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二级科研实验室3个,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普基地1个,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攻关、支撑、863、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86项,90余项成果获省、市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有中药饮片560种,中成药380余种。医院制剂有22种剂型,近200个特色制剂,被患者誉为“信得过”产品。
医院发展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加深扩大,医院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对外教育方面,先后为2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800多人次的中医药、针灸、推拿人员。常年在医院短期学习的境外学生保持在200人左右,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韩国、葡萄牙、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者5000余人次。作为四川省中医药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医院在推动四川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的国际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先进设备
全身CT、彩色多普勒、CCU、ICU、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人工肾、眼用激光治疗刀、前列腺气化治疗机、体外震波碎石机